![]() |
|
"津雲"客戶端 |
||
做科研真的很享受
2010年8月,清華大學聘請國際同行對生物醫學研究方向進行評估,年輕教授顏寧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無論以哪個標准衡量,她已位居世界最優秀的年輕結構生物學家之列』;『未來5年到10年,她將是傑出青年女性科學家的榜樣。』
如此驕人的成績是如何取得的?
『最重要的還是專心、專注。』顏寧說,每天除了回家吃飯、睡覺,她差不多能有14個小時『宅』在實驗室裡,到了緊張的攻堅階段,乾脆不分黑白連軸轉,『宅』在實驗樓不出來。
『這樣的生活不苦嗎?』
『別人老問我苦不苦,其實只要是你著迷的事情,怎麼會覺得苦?』她說,『所謂苦,就是不得已做你不想做的事唄。別人可能會覺得做實驗、寫論文很枯燥,但我自己樂在其中。就像有些人打游戲上癮似的,著迷嘛。』
在顏寧看來,做科研跟藝術創作一樣,是很美妙、很激動人心的事:『當你把細胞裡那些只有幾個到幾十納米大小的蛋白質分子解析出其原子分辨率的結構、在電腦上放大幾億倍之後,清清楚楚地看到這些美麗的構造如何行使復雜的功能,你總忍不住要感嘆大自然的聰明!很多時候,她的精妙設計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而你是世界上第一個揭示出這些大自然奧秘的人,那種成就感和滿足感是難以言喻的。』
讓顏寧著迷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做科研時的簡單、輕松、自由。『做科研會讓你身心都很輕松,喜怒哀樂都變得特別簡單。在實驗室裡我的腦子很輕松,不用去想任何其他的東西。你會感覺到,這個世界就是你的,就看你的思維有多廣闊,能走到哪個地方,沒有其他任何限制。總之,是一種挺美好的感覺。』
還要繼續『宅』下去
在外人眼裡,顏寧已經做得相當不錯,但她自己並不滿足。『細菌膜蛋白已不能激發自己的成就感,現在我正帶領實驗室研究與人類健康有更密切關系的哺乳動物膜蛋白。做真核膜蛋白技術上的難度更大,很有挑戰性,並且對於疾病研究、制藥等有更直接的意義。』
至於未來的奮斗目標,她的答案是:不再與同行『撞車』。『這幾年基本上是在與國際同行賽跑。什麼時候你能自己開闢一個新領域,不跟人「撞車」了,就說明你真的是獨樹一幟、遙遙領先了。』
『現在的精力已大不如以前。』愛說愛笑的顏寧有緊迫感,『我剛回國的前兩年熬夜是家常便飯,但現在熬一次夜需要兩三天纔能緩過來。也許做科研的黃金時間可能就那麼幾年,所以還要繼續「宅」下去,把好鋼用在刀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