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2012年春季開學,一項調查吸引了山東省諸城市許多家長的視線:在該市實施動漫實驗教學的11所學校,愛看科幻小說的同學多了,寫觀察日記的同學多了,動手制作各種模型的同學多了。
這“三多”現象得益於諸城市教育局自2011年開始實施的動漫實驗教育計劃。2011年初,諸城市教育局出臺《中小學動漫實驗室建設實施意見》,在四所學校進行動漫教育試點。這些學校的網絡計算機教室安裝新軟件,配備錄像機、數字照相機、掃描儀、手繪板、打印機設備,調配一名語文教師、一名美術教師、一名微機教師組成動漫實驗室。
起初,一些家長和班主任對這項工作心存疑慮,怕因此耽誤孩子的主課學習。然而,經過一段時間試點,家長們發現,孩子不僅對科學產生了濃厚興趣,也對以前不重視的美術課“有了感覺”。教師們感到:通過動漫課,孩子們的想象空間擴大了,動手能力提高了。很多孩子把對網絡游戲的興趣轉到動漫制作上,很多家長積極要求把孩子送入動漫實驗班或動漫小組學習。
2011年下半年,諸城市又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快中小學動漫實驗學校建設的意見》,成立動漫教學研究中心,負責編寫動漫教材,組織動漫教師現場聽課及評課。密州路學校教師劉斌在動漫教學中摸索出“三學”教法,即“快樂學動漫”“速成學動漫”“創造學動漫”,提倡“不做游戲的奴隸,要做動漫的主人”,深受同學們歡迎。
如今,諸城市設置動漫實驗室的中小學校有11所,佔全市學校的6.9%,共建設動漫實驗室15個。走進這些動漫實驗室,一張張“海爾兄弟”“喜羊羊”的動漫招貼畫和一條條以動漫形象引出的人生格言,為孩子們營造出活潑向上的學習氛圍。
諸城實驗中學教師李榮秀去年暑假自費到大學進修3D技術,回校後被聘為動漫首席教師,她帶領的10名學生原來愛玩網絡游戲,現在每個人都成為“動漫制作小專家”。
李榮秀認為,動漫課不僅要教給學生動漫技術,更要觸發學生的“創意”。現在,諸城每個動漫實驗學校在寒暑假向學生布置“我的創意”作業題,提倡“一點奇思妙想”。諸城市還舉辦動漫大賽,並設立獎勵基金。
諸城市教育局局長李慶平說,通過對學生和動漫師資情況分析,試點學校確定了因地制宜的動漫教育模式。有的學校面向部分學生,以興趣小組或其他活動形式,進行動漫特長生的培養;有的學校選取兩個左右的實驗班,每周安排2課時,有計劃地開設動漫課程;有的學校安排每名學生每學期接受3到5課時的動漫基礎知識教育,為培養動漫興趣、選拔動漫特長生打好基礎。
為了充分激發廣大師生的學習興趣,諸城市教育局還組織動漫教師參與教材培訓或軟件培訓,今年春節期間還組織了“手機動漫”培訓班。在2011年“動漫企業進校園”活動中,學生們通過聽報告等,不但了解了《喜羊羊與灰太狼》《阿凡達》等動畫片的故事情節,還了解了它們所用的制作技術。
山東省濰坊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劉智華說,諸城市中小學生的動漫作品內含一種靈動之氣,是學生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審美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的具體體現。諸城市用動漫教育課程鼓勵學生個性發展訴求,是以課程引領實現以育人為本的教育價值觀的重要途徑之一。
在推進素質教育過程中,諸城市動漫教育開始結出豐碩果實。2011年,在第12屆全國中小學生電腦制作大賽中,諸城市有6件學生作品獲得全國一等獎,並被收入全國中小學生電腦制作活動優秀作品集。2名獲獎者因此獲得大學保送資格。
“動漫教學是素質教育探索的新亮點,諸城市將逐步普及動漫實驗室,讓所有孩子共享動漫教育發展的實惠。”李慶平說。
據介紹,2012年,諸城市繼續加大農村學校開設動漫課程力度,計劃在30個學校建成動漫實驗室,受益學生將達到2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