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上海:“綠色”尺子為學業質量“體檢”
上海小學生拿著自己的個性化評價表體會學習的成就感。
同樣是獲得90分的兩個學生,哪個付出的成本大?比起分數,針對義務教育設計的“綠色指標”更關注師生關系,學生的學業負擔、幸福指數等——
同樣是獲得90分的兩個學生,哪個學得更有效?哪個付出的代價和成本更大?這在以往是難以精准衡量的。然而,對於進入內涵發展“深水區”的上海基礎教育,在連續5年參加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舉辦的基於課標的“中小學生學業質量監測”之後,開始構建“中小學生學業質量綠色指標體系”(以下簡稱“綠色指標”)的“本土探索”,以實現評價學生綜合素質和個性特長發展的全面質量標准,並通過為教育質量進行定期“健康體檢”,與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共同探索從“證明”轉向“改進”的變革。
近日,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召集各區縣行政與教研工作負責人進行集中培訓,主題正是“如何理解、解讀和使用好‘綠色指標’體系”。連續幾場培訓看似並不特別,實則具有這樣的標志性意義:這些針對全市教育教學核心人員的培訓吹響了刷新教育質量觀的行動號角。
就在去年10月27日,經過隨機抽取的來自上海18個區縣的6.5萬名四年級和九年級中小學生參加了“學業質量監測”。11月4日,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共同簽署項目合作協議,共同構建“綠色指標”體系。上海基礎教育首開先河,撬動內涵發展最重的“評價砝碼”。
評價,是一道世界性難題。如何實現評價的科學性?如何使評價標准指向學生的全面發展?如何使評價功能兼具激勵、反饋、鑒別於一身?又如何使評價結果的作用反映於教學?上海的探索希望尋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1 “綠色指標”是一個怎樣的“砝碼”
2011年8月10日,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後慶一行帶著“上海學業質量評價方案”進京與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進行合作洽談。“綠色指標”體系就是在那一次重要討論會上確立的,寓意著上海將率先構建反映全面質量的“綠色GDP”。
“綠色”的核心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在內容方面,它與傳統的以分數為單一內容的評價不同,是基於標准的包括學習成就、幸福指數、身心健康、學業負擔、教學方式等在內的、具有綜合特征的評價,以力求克服傳統評價對學生身心發展帶來的損害,使得評價真正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助推器。
尹後慶告訴記者,傳統教育習慣於把學業成績和昇學率作為評價教育質量、評價校長和教師工作業績的唯一標准,造成了教育質量觀的誤導,給教育改革發展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2009年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測試和歷時8年的“建立中小學生學業質量分析反饋與指導系統”項目實踐,給上海的教育行政決策者們帶來很大的衝擊——雖然測試證明上海基礎教育的學業水平已達到一個高峰,但也顯示上海學生的學業壓力和課業負擔仍然偏重。
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尹後慶說,對教育質量的片面理解和缺乏科學的質量評價標准是關鍵所在。由於社會需求和學生個性品質的多樣性,教育要在人的發展和社會需求之間實現有效對接,必須追求基於多元標准、更加人本化的教育質量,為此就必須建立一套能夠全面評價學生綜合素質和個性特長發展的全面質量標准,以科學的“指揮棒”引導教育教學的深刻變革,從而為素質教育的縱深推進提供可靠保障。
有了“綠色指標”就意味著上海將定期進行教育健康“體檢”。它分為學生學業水平指數、學生學習動力指數、學生學業負擔指數、師生關系指數、教師教學方式指數、校長課程領導力指數、學生社會經濟背景與學業成績的關系指數、學生品德行為指數、身心健康指數以及上述各項指標的跨年度進步指數等。測試對象為小學四年級和中學九年級學生。
記者了解到,“綠色指標”與全球PISA(國際學生評價項目)測試有很大不同,PISA針對15歲學生,不是評價學生掌握學校課程內容的程度,而是考查學生能否運用所學到的知識技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而“綠色指標”是嚴格基於課程標准的、針對教學內容的水平測試,它對教學改進的直接指導作用強,可以在教育教學內部建立起“標准→教學→評價”的循環系統。
上海推行“綠色指標”有著多年的實證基礎。這套指標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經過長期實驗、分析、研究得出的。2010年,上海承擔了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改革義務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評價辦法”,在學生學業質量評價、分析、反饋和指導體系的基礎上,提煉出了一系列影響學生學業質量的關鍵因素,構建了這套“綠色指標”。
與以往偏重學習成績的質量標准相比,這套“綠色指標”的內涵更為廣闊,是由學業水平及影響學業水平的相關因素所構成,既關注學生的學業,又關注學生為學業水平所付出的各種代價;既衡量學生一般認知能力水平,又衡量學生體質、品德、創新等高層次能力的水平;既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又兼顧教師、校長、學校乃至家庭對學生發展的影響。同時,旨在發現落實課程標准中的問題並加以改進,是教學內部的一項活動,不是終結性評價,不與畢業、昇學相掛鉤,不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