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一味讓孩子培優,卻沒體會孩子的艱辛
一場音樂會折射出家長培優『功利心』
您讓孩子參與培優,初衷是什麼?孩子培優的過程中,您體會到他們學習的艱辛和成長的收獲了嗎?昨日,武漢市第一寄宿小學為該校14位學生舉辦了鋼琴演奏『專場音樂會』。雖然孩子們的演奏水平有高有低,但他們和父母一起做的視頻材料,讓觀眾感動不已。
該校副校長蔡朝霞介紹,這14個孩子都是他們自願報名,最後確定下來的。學生從一年級到六年級不等,有的水平還不錯,有的很一般。
『舉辦這樣的專場音樂會,並不要求他們的演奏水平有多高。』校長李強說,現在大多數城市的孩子都在校外參與藝術培優。但是在『培優熱』中,部分家長似乎很盲目:他們搞不清楚為什麼要孩子培優,是為了學習一門技術,還是隨大流?
李強感慨,其實每個孩子在培優的過程中,都有自己的感受和故事,他們或反抗過父母、或想在中途退出。但很多父母並不關心這些,他們關心的只是自己花錢收到了什麼效果。
記者了解到,該校已經啟動了一項系列活動:童星夢工廠。和這次鋼琴音樂會一樣,每次活動都會邀請同學們上臺,面向全校師生和家長,展示自己的特長,講述自己的故事。
『孩子們平時培優,都是面對老師和幾位同學,頂多在比賽的時候面對幾位評委。』李強說,學校組織這樣大規模的音樂會,就是要給孩子們提供展示的平臺,『現在的緊張,是為了以後的落落大方。』
音樂會上,每個孩子在上臺前,都會播放一段VCR。其中,三(2)班學生陳至軒的感言最為感人:『有時候,我實在不想練習了,但是看到奶奶這麼大歲數了,每天還在練琴,我為什麼不能堅持下去呢?』
這些出自孩童口中的話,感動了在場每一個成年人。四(2)班滕佳含的媽媽李芳說:『當初孩子要培優,我很猶豫。幾年的培優過程,也花了大量的精力和財力。現在想想,讓孩子培優,不能單純想她學到了什麼,更重要的是在學習過程中收獲到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