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衝動不是借口,教育孩子需遠離“打罵”
“為人師表”卻對學生“暴力相向”。許多網民認為,在這一系列事件中,當事老師的“激動”是罪魁禍首,孩子再調皮也不能動手傷人,這種事情會對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永久的陰影。網民“午睡的曼達麟”說:“老師用肢體對付學生非常不對,如果沒有足夠的耐心,還是不要做教師這一行。”網民“vivian凌子”說:“深呼吸,控制自己的情緒,是所有老師的必修課。”
也有部分網民認為,這個老師不是壞人,她是對學生負責,只是用錯了方法,網民“紅胡子-綽號紅半金”說:“有時候孩子在課堂上實在太折騰,把我氣得快七竅生煙。現在的老師不好做,小孩不好管。”
針對這些評論,上海市盧灣區第一中心小學的袁秉老師說,不管什麼情況下,挖苦、諷刺、嫌棄、打罵、排斥、變相體罰等都是不允許的,否則就違反了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也許很多小朋友確實比較難教,但“暴力”解決不了問題,只會加深孩子的恐懼和逆反心理。
袁秉認為,教師學會控制情緒之外,更重要的是轉變教育觀念,善於化解矛盾。“要從細節入手,讓學生感覺到老師愛你,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學校要求老師必須和孩子們一起參與各項活動,和學生家長耐心溝通。只要學生對老師有一種發自心底的佩服,自然而然就會積極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