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化解壓力,讓教師將愛傳遞給學生
也有輿論認為,大家不能完全把“板子”打到教師身上。現在中小學老師的壓力很大,教育孩子需要花費大量的心血。網民“12布”說:“老師的精神可以是蠟燭,但身體卻真的沒法是蠟燭。我只希望制度能更完善,對老師的關注更多些。”老師“衝冠一怒”而傷害學生的事件引發了大家對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的高度關注。
網民“五月的小妞阿”也說:“老師們一定背負了巨大的壓力,來自學校的、家長的、自己的家庭生活等等,強烈呼吁全社會都關心老師的現實境遇。”網民“半滿的生活”認為:“在現行教育體制下,考試、排名、加班、減薪、評職稱、寫論文……讓老師和學生每天都有‘泰山壓頂’的感覺。壓力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發,孩子調皮或許只是導火索。在這類事件中,應該說,老師和孩子都是受害者。”
對此,復旦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周楚表示,每個衝突事件背後都有特定和復雜的原因。教師情緒失控和心理壓力大之間並不一定有必然的因果聯系,但是壓力大應該是一個誘因。
周楚認為,目前社會上確實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多,關注教師群體心理壓力的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教師壓力比較重,而學校又相對缺乏有效的可控辦法。“心理健康、積極向上的教師纔能塑造下一代的健康人格。”周楚說,上海很多高校都會對直接與學生接觸的輔導員老師進行心理技能的培訓,這一做法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也值得嘗試和推廣。(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