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上課挺老實,但心不在焉
怎麼乖乖女也有多動癥?
頑皮、吵鬧、容易衝動,是不少多動癥孩子的典型癥狀。但是,杭州第七人民醫院兒童科主任周國嶺說,也有不少看上去比較乖的孩子,但就是成績比較差,總是感覺心不在焉的,也可能是多動癥在作怪。
讀小學三年級的小琴(化名),被老師們稱為“聰明的笨小孩”。小女孩人長得漂亮,也很懂事,跟同學玩得也很好,可就是學習不上心,成績不好。
昨天,父母帶著小琴去找醫生。一般的孩子見到醫生會比較緊張,可是小琴見到醫生,沒有很大的反應,反而有點漫不經心。坐在診室的沙發上,小琴烏溜溜的眼睛轉來轉去,對環境很好奇。“你叫什麼名字啊?幾歲了?”醫生笑瞇瞇地問。小琴撇撇嘴:“小琴。”就再沒答話。可她的手上可沒閑著,沙發上的皮靠墊,有幾處翹起了皮,小琴沿著這個翹起來的邊,一路扯下來。
後來,周國嶺主任給小琴做了一次注意力測定。題目是電腦上設定好的,題目很簡單,比如3和5之間的數字是什麼,請勾出圖畫中的小老鼠。小琴做得挺快,可是結果讓父母和醫生特別意外,錯誤率67.03%。單個問題再一個個問小琴,她都能答對,所以,這個只能算是“失誤率”,失誤率這麼高,也是問題啊!
小琴的父母挺著急,爸爸說,老師反映,孩子上課挺乖挺老實,但就是經常“心不在焉”。
1、多動癥的孩子,小時候爬得少
周國嶺主任說,多動癥其實是一個俗稱,這病的全稱叫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是兒童期常見的大腦發育遲緩疾病,屬於輕微腦功能失調性疾病。
也就是說,孩子多動是因為注意缺陷障礙造成的。注意力不集中,就是很多人說的“人在這裡,心不在。”追究原因,孩子腦功能失調,可以追溯到嬰兒期爬行階段。有醫生做過調查,不少多動癥的孩子,爬得少。
嬰兒在走路之前有一段爬的時間,不少父母怕不安全,很少給寶寶爬來爬去的機會,還是抱在手裡的時間多。爬行其實是寶寶感知系統快速發育的時期,孩子對自身與空間的感覺,平衡能力的提高,都是在爬行中聯系成熟的。有的孩子少了這個爬的階段,自身感知系統就差一些。
2、小孩多動,有幾種原因
李榮主任說,到目前為止,多動癥的病因尚不清楚,是多種因素引起:
遺傳因素:是導致多動癥發生的重要原因。研究提示,多動癥是一種與神經發育密切相關的多基因遺傳病。
社會心理因素:不良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都會觸發或加重注意缺陷多動行為。
母孕期不利因素如:感染、中毒、飲酒、吸煙、營養不良,產時窒息缺氧、低出生體重兒,都會導致發生多動癥的風險。
對於兒童多動行為,有時常被家長誤認為是孩子“習慣壞”、“懶”、“磨蹭”;還有些孩子,不分場合(家中,學校,集會,客人面前),毫無目的的顯著多動,常帶有破壞性,這種更要引起重視。
3、多動癥孩子,智商沒問題,訓練要加強
周國嶺主任說,多動癥的孩子,一般在6?12歲居多,一般幼兒園階段沒有學業要求,家長不大會重視。讀書以後,教室裡坐不住,或者成績很差,家長著急,就會來檢查。
很多家長來問,多動癥會不會影響智商?孩子成績差,是不是智商不行?周主任說,多動癥和智商沒什麼直接關系,在他手上確診的孩子,智力基本都正常,甚至有些孩子智力很高。
就像小琴,父母因為不放心,後來帶孩子去測了一次智商,孩子智商高達140,連老師都說,要是一節課注意力集中15分鍾,成績就會很不錯了。
所以,醫生建議,確診多動癥的孩子,也不用過於緊張擔懮,現在有感覺統合訓練、注意力訓練、生物反饋訓練等鍛煉方法,也可以配合藥物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