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李書記,這是恩施大山裡的孩子用彩筆畫的畫,我代表山裡孩子送給您,並希望第20間‘魔法教室’建成的時候,您能親自去看看。”昨日,武漢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研二女生趙書影,在和該校黨委書記李健座談時,替山裡孩子發出邀請。李健爽快答應:“這算個約定,我一定會親自去看看你們的‘魔法教室’。”
志願者幫山裡孩子圓夢
2009年秋天,剛獲得武漢大學新聞學院保研資格的趙書影,選擇休學一年,作為西部計劃志願者前往恩施。
利用工作之餘,趙書影和其他志願者一道,來到恩施大山深處進行有關教育方面的調研。趙書影發現,不少農村小學硬件設施比想象中的要好,有電腦、有聯網電教教室,農村小學老師收入也還不錯。然而在走訪中,他們卻很少聽到快樂的歌聲,也很少看到充滿想象力的涂鴉本。
趙書影和當時一起做志願者的朱蕾、黃俊、王曉兵等118名西部志願者一道,決定為山裡孩子籌建“魔法教室”,在農村小學推行音樂、美術教程和心理輔導。他們還給這個項目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夢想花開。
按照最初的設想,志願者們要把大山深處的村級小學文體活動室改建成“魔法教室”,並籌集資金為魔法教室配備鋼琴、電子琴、電教設備,培訓師資,提供系統的藝體教育提昇方案。
籌措數十萬元建起11間魔法教室
夢想雖然美麗,困難卻很現實。首先擺在志願者面前的,是資金問題。趙書影等人制訂了詳細的項目計劃書,打算參加大賽獲取獎金。
趙書影顛簸14個小時,只身一人從恩施到武漢,參加聯想青年公益大賽湖北區決賽,以全省第一名晉級全國總決賽,並最終成為全國十大公益項目,獲得10萬元資助。
為了用最少的錢改造出最好的魔法教室,從未接觸過室內裝修的志願者黃俊和裝修工人一起買油漆,粉刷牆壁,忙得不亦樂乎。為了設計出規范、實用的教學課程體系,志願者王曉兵在工作之餘,潛心研究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學。
2009年12月,第一間“魔法教室”在恩施市屯堡鄉車壩村車壩小學建成。牆壁漆成溫暖的黃色,鏡子牆用於學生學跳舞,涂鴉牆供山裡孩子描繪五彩斑斕的世界,課外讀本讓孩子們在學業以外放飛思想和心靈,鋼琴、電子琴,讓孩子伴著優美的旋律放歌。建成當天,志願者和學生們的歌聲,第一次在大山深處飄蕩。
一間間“魔法教室”如變戲法一樣,在群山之中落成。
一朵朵“夢想之花”,在山裡孩子心中綻放。
迄今,志願者共籌措到錢物50多萬元,已經建成11間“魔法教室”,志願者授課量超過4000課時。
武大書記評價這是新時期的雷鋒精神
上周,“夢想花開”項目組改選,趙書影因為找到工作而退居二線,成為該項目的顧問。該校哲學專業大三學生俞丹妮等人,接過了愛的接力棒。聽說該項目以每年5—9所的速度新增,最終在恩施將建成100間“魔法教室”,李健欣然承諾,將親赴恩施為第20間“魔法教室”揭牌。“你們通過自己的指揮和努力,為地處鄂西深山的孩子帶去了知識、歡樂,啟迪了他們的夢想,讓他們對未來充滿希望。”李健對“夢想花開”項目給予了高度評價。“你們用行動證明,這一代80後、90後的大學生是有理想、有社會責任感的,從你們身上折射出的雷鋒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李健說,“雷鋒精神並沒有消失,相反,這種精神得到了弘揚,並以新的形式在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