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保證匿名和公正是關鍵
重建於1950年的德國高校聯合會是由大學的科學家和教師組成的協會,目前有超過24000名會員。它致力於研究和教學的自由和團結,並且始終謹慎維護自己的獨立性,不接受任何可能損害其獨立性的政治或經濟任務。作為一個很有影響力的協會,它代表大學教師在高校政策、法律和經濟方面的利益,是德國高校和教育政策的重要參與者。因此,由它在自己協會成員內部進行的調查和評分有很高的可信度。
即便如此,德國高校聯合會也不是自己一手操辦,而是將具體的數據搜集和分析工作委托給了一個獨立機構——專門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的波恩大學評價與方法中心(ZEM)。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通過使用密碼來保證只有德國高校聯合會的會員可以參加問卷調查,而且每個成員只能提交一次。作為執行機構的波恩大學評價與方法中心並不知道參與評價的用戶和會員之間的對應關系。通過這樣的匿名調查,解除了參與者的後顧之懮,進而保證了調查的真實性。
2012年的評選中有14%的參與者給自己的校長進行了直接評價。這些評價中大約三分之二被提交者允許可以在德國高校聯合會成員范圍內自由公開,這其中也包括對獲獎者的批評意見,例如在核心業務領域創新壓力不足,缺乏長遠的眼光等等。
評比結果的影響深遠
對比2011年的評分結果,教授們認為大學校長最重要的仍然是領導能力,其後是尊重科學文化的差異性、大學運作的知識、預見力和溝通能力。而具有很高的科學聲譽、與政治和經濟界的良好接觸則排在了列表的末尾。換句話說,德國教授們的眼裡,大學校長與著名科學家、政治家或企業家的關聯並不那麼緊密。
公開給2012年度最佳大學校長赫爾曼教授的評價基本上是積極的。尤其是他的決斷、他的素質和說服的技能、他的真誠和遠見,都得到了教授們的高度評價。
評選結果可算是眾望所歸。自1995年擔任慕尼黑工業大學校長以來,赫爾曼教授一直是德國旗幟鮮明的高校改革倡導者。他以“創業型大學”的未來概念成功帶領慕尼黑工大進入第一輪“卓越計劃”。在他的領導下,慕尼黑工大致力於培養各種人纔,不斷擴大跨學科的研究領域。近年來,慕尼黑工大持續增加來自國外的教員聘任數量和外國留學生人數。此外,赫爾曼還通過2010年成立的慕尼黑工大基金會,努力擴大學校的財政回旋餘地。
對於大學校長排名中後三分之一的人,根據評選規則沒有做特別報告,在這一區域中大學按照字母順序排序。這樣做是為了降低評價較差的大學校長將來受到負面影響的風險。
而實際上,排名的結果,或者說校長們的“口碑”不僅影響學校對新應聘教授的吸引力,還會直接影響到校長的“前程”。原柏林洪堡大學校長克裡斯托夫·馬克西斯教授在2010年其任期結束前兩個月卸任或許就算是一個例子。因為很多人注意到,他在當年的校長排名中處於末尾,而他的繼任者揚-亨德裡克·歐爾伯茨教授則在德國高校聯合會的另一個專門針對德國各州教研和文化部長的排名中名列前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