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實錄
員工:快樂工作只是一種夢想
交通、電話、吃飯都要錢,娛樂更加需要錢,因此我們纔會找工作。我覺得在很多打工者心目中,薪酬就是衡量工作的最主要標尺,哪怕每天上班郁悶到了極點,熬都要熬到發工資的那天,因為沒什麼比銀行卡裡的數字更令人“快樂”。快樂工作對於我們來說,只能算是一種夢想——做夢的時候想想就好,實際上它總是“臣服”於薪酬或其他現實的東西。有時候我也在想,用錢能買回來的“快樂”究竟有多少?
(阿蘇,32歲,職員)
HR:讓快樂的氛圍成為“核心競爭力”
我們公司規模不大,在薪酬競爭力方面以及在行業內的地位都不高。我們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快樂的氛圍。我們會定期為員工舉辦小型生日會,酷暑天時送些清涼飲料,“三八節”等節日也會搞一些小驚喜。我們主張人性化的管理,少一分功利,多一些溫情,讓員工有一種家的感覺。成本不會很多,但同事間的合作氛圍好,工作效率就提高。相較於加薪、發獎金,它的性價比更高。(Mindy,33歲,人力資源部助理)
掌握主動權尋找長遠的快樂
工作情緒有消極情緒和積極情緒兩種,比如快樂、滿足、熱情就是積極的工作情緒,而憤怒、懈怠、焦慮等則是消極的工作情緒。一個人是否快樂,與他的地位、收入、境遇等很多因素有關,但最重要的還是他的思維模式。對此,劉艷的建議是:既然我們無法改變外界,那就從改變我們的內心開始吧。
首先要正確評估自我價值,掌握快樂主動權。
你的快樂來源在哪裡?是來自他人的評價嗎?事實上,我們只有正確地評估自我,了解並欣賞自己的長處,明白也不逃避自己的缺點,纔能掌握快樂的主動權。
第二是要科學規劃職業發展,尋找長遠的快樂。
我們要把快樂建立在長遠的價值追求上,科學地規劃職業發展,這或許能幫你走出迷霧。事實上,業務水平的提高能讓你在工作中表現優異,工作能力的提昇能讓你找到適合自己的職位……對於長遠快樂的追求,纔是推動人生發展的真正助力。
第三是建立正確的得失觀,學會尋找快樂。
在工作與生活中,我們總是在不斷地得到與失去很多東西。樂觀、豁達地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失去”,從中汲取失敗的教訓,繼而努力提昇,這樣會使你收獲更多幸福。
溫馨提示
值得警惕的四種不良情緒
對於職場人來說,如果經常出現下述表現,就應該引起注意,否則不僅難以快樂,還很容易產生各種不良情緒,影響身心健康。如果長期處於這些不良情緒中,可能會導致工作積極性降低、創造力匱乏,進而降低工作效率,並可能產生諸如焦慮癥、職場倦怠、抑郁癥等心理問題。
1.在工作中,經常會產生無助感,覺得自己像個受害者而不是優勝者。
2.經常會覺得無力應付工作,似乎總有乾不完的活。
3.工作內容單調、乏味,缺乏新鮮、有挑戰性的任務。
4.經常感到身心疲憊,且沒有改善的跡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