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北京小學李明新校長
“實”與“活”的教育思想
參加工作不久,李明新就一頭紮進了學校圖書館,以“課文”為中心,進行拓展性閱讀。北京小學的圖書館的藏書很豐富,有不少全國各地的教育刊物。李明新圍繞所教的課文查閱資料,把優秀教師的教材解析、教案設計等進行比較、分析、模仿、借鑒、改造和創新。
“不學不知道,一學嚇一跳。”李明新認識到了自己原來的教學費了許多無用之功,明白了什麼叫語文,什麼叫語文教學,什麼是語文訓練……
豁然開朗的喜悅,讓李明新迷上了學校圖書館,迷上了研讀教學經驗文集,從斯霞、霍懋征到袁蓉、張光瓔,從許通儒、王企賢到靳家彥、左友仁,他汲取了豐富的營養,教學設計開始發生變化。
為了上好課,他把晚上的時間交給了圖書館和辦公室。到圖書館看書沒鍾點兒,傳達室的大爺一到十點就要鎖教學樓的大門,他索性就睡在辦公室,四把椅子一湊就是臨時床。至於吃飯,更是湊合。李明新是少數民族,住在學校,自己做飯。晚上一忙,不是饅頭就醬豆腐,就是泡袋方便面。天天如此,胃病就是那時落下的。
“不過,那時一點不覺得苦,因為常常在學習中萌生了很多好的教學思路、好的教學方法,自己為這些收獲興奮不已!”
記得春天到來時,許多同學在課間提出春游。於是,李明新引導學生描繪初春的美景,用古詩頌春,以歌聲贊春。當學生情緒高漲時,李明新問:“有許多同學提出要春游,誰說說春游的好處?”
學生們踴躍發言。正在學生說得興致濃時,李明新一本正經地說:“這麼大好的時光別荒廢了。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要是珍惜春光,多讀幾篇課文,多學點知識多好啊!因此,我決定,今年我們班不搞春游了,繼續上課。”
話音未落,班裡像炸開了鍋,許多學生站起來堅決表示反對,有的漲紅了臉和老師辯理,有的表示下課後要找校長反映情況,還有的同學乾脆說要上教育局告老師。
李明新說:“咱們畢竟是師生關系,別動不動就告我。你能不能給我寫封信,講講道理,讓我改變這個決定呢?誰寫得好,誰就為全班立了大功。”
學生馬上表示:“好,就這麼辦。”
於是,教室安靜下來,只聽見唰唰的寫字聲。田曉曄同學下了課也不休息,用了40分鍾時間,一氣呵成,寫了一封長達一千多字的信,語言委婉,對老師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其他同學也寫出了情理相融的好作文,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1994年,在李明新的專業成長過程中是一個重要的歷程。他被抽調參加優秀青年教師國內“游學”,這使他有了更多的機會上公開課,逐漸走向成熟。
《禮記·學記》中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李明新在半年的時間裡,先後接觸到了北京市和上海市大批的名校和名師的課堂,比如原崇文區的光明小學、東城的史家小學、西城的實驗二小等,他向各位優秀教師學習,博采眾家之長,積累起了寶貴的經驗。
如果說1994年更多的是學習別人的經驗,那麼,1995年則是李明新將理論更多地轉化為自己教學實踐的一年。那一年,他完成了進修本科的全國考試,繼續研修學習各流派的理論,向各位專家學習經驗;那一年,他參加了北京市和全國的語文教學比賽,從經驗的研究轉向了深層次的語文理論思考,使自己的教學研究和實踐煥發出新的光彩。
1995年,李明新代表原宣武區參加北京市小學閱讀教學大賽,獲得了北京市一等獎。接著,又代表北京市參加全國第一屆小學青年教師閱讀教學比賽,贏得了專家和上千名聽課教師的一致稱贊,獲得一等獎。這是李明新語文教學中裡程碑式的一個標志,也是他人生的一次重大轉機。
從此,李明新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經驗學習的基礎上,借助理論進行反思,然後再結合自己的實踐進行探索。
在這一過程中,李明新經歷了三次清醒前的“困惑”。第一次困惑,來自“語文教學誤盡天下蒼生”的指責;第二次困惑,來自新課程改革“革命派”與“改革派”的論爭;第三次困惑,則來自於他在課改中的研究課被學校領導批為“不是新課改要求的課”。
但李明新身上所表現出來的鮮明的研究特征,即獨立思考、批判反思、自主探索,使他一直堅持著語文教學改革的正確方向,並一路走了下來。
2000年,李明新的“實”與“活”的語文教學思想開始萌芽。
2004年,李明新出版了第一部比較系統地闡述他的語文教育教學思想的專著——《追求“實”與“活”的語文教學》,標志著李明新“實”與“活”的語文教學思想體系初步形成。
做一個怎樣的語文教師?如何纔能完成由教書匠向教育家的轉變?這是每一個有責任感的教師必須思考和回答的問題,李明新以自己的行動,為人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實”與“活”是語文教學中的兩個基本思想。“實”就是讓自己的語文教學朴朴實實,讓學生學得紮紮實實,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活”就是要講究教學的藝術,使課堂生動起來,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如沐春風,其樂融融,快樂成長。
他曾經這樣詮釋“實”與“活”的教育思想:“實”的標志包括三個方面,即實在年段、實在課堂、實在學生主體;而“活”也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活”在資源開發上,第二是“活”在方式方法上,第三是“活”在增值性評價上。
在李明新看來,所謂“實”,指語文教學體現務實的態度,紮實的教風,學生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學有所得,學有所長,從而使課程目標落到實處。所謂“活”,指教學要目中有“人”,教學理念不斷發展,教學方式不斷創新,教學方法靈活多樣,以學定教,順學而導,使教學充滿生命的活力。要“做實學段”,“務實課堂”,“落實主體”,讓學生獲得實質性發展。
李明新的研究視野起步於語文教學,逐步上昇到語文教育,由對語文教學的認識發展為“實”與“活”的語文教育思想,直至發展為“實”與“活”的管理思想。目前,李明新“實”與“活”的教育思想更加系統、完善,其所闡釋的范圍更加寬泛,並與新課程改革結合起來,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其“實在基礎,活在生成”的核心觀點,日漸為老師們所接受,促進了教師們的專業化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