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由“內容供應”轉向“產品供應”
在貴州省畢節市賣羊肉串的新疆籍青年阿裡木江·哈力克的生活並不寬裕,卻在貴州大學和畢節學院設立“阿裡木江助學金”,資助了數百名貧困學生,被評為全國道德模范;貴州女孩鍾晶放棄貴陽的優越生活,來到偏遠的龍河村創辦衛生所,被譽為“最美鄉村女醫生”。
為了讓這兩位青春榜樣能影響更多青年,團貴州省委把他們的事跡制作成卡通繪本,深受好評。共青團不僅要深刻掌握黨對青年健康成長的要求,而且要善於把正確的思想准則融入青年喜歡的文化產品中,對青年進行有效傳播。“由‘內容供應’向‘產品供應’全面轉變”是團中央書記處對全團運用新媒體和文化手段開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各級團組織正積極探索,通過高質量的策劃、設計和組織,與專業力量和市場力量合作推出一批青少年優秀文化產品。
由團中央創作推出的26集黨史題材動漫片《號角》成為青少年學習黨史的一份生動教材,首輪電視播出收視人數達400餘萬。該片選取和圍繞中國共產黨90年奮斗歷程中提出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發展纔是硬道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26個著名口號,以動漫形式生動講述了這些口號的歷史背景和深刻內涵,引導廣大青少年在重溫黨史口號、追溯黨的足跡中汲取精神力量、傳承優良傳統。
為激勵廣大農村青年和進城務工青年堅持夢想、崇尚奮斗,團中央聯合長春電影制片廠共同啟動“我們村裡的年輕人——大型系列電影工程”。這項工程的開篇之作《西單女孩》講述了河北女孩任月麗尋夢北京、最終登上央視春晚舞臺的故事,該片即將進入院線公映。
民族團結教育動漫片《兄弟姐妹一家親》、《“喜羊羊與灰太狼”法制宣傳》動漫片、革命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新青年》、講述志願者故事的電影《小建的合唱團》、紀錄片《我與留守兒童》、電影《郭明義》和“四好少年”新創兒童歌曲等一批優秀文化產品也相繼走入青少年。各級團組織還聯合有影響力的電視臺創辦了一批青少年欄目或節目。
與此同時,各級團組織還注重借助自身的社會公信力,向青少年推介社會各方面創作生產的優秀文化產品。在本次交流展覽會上,團中央向青少年推薦了動漫、影視、圖書、歌曲和游戲5類文化產品,動漫片《西柏坡》、電影《錢學森》、電視劇《解放》、小說《雷鋒》、歌曲《把幸福給你》等一批思想性、藝術性、感染力俱佳的新創文化作品引來觀展青年駐足欣賞。
時代在變、青年在變,青年工作的創新永無止境。在共青團新媒體和文化成果交流展覽會上,各地前來參觀的團乾部代表表示,此次交流展覽會為相互學習借鑒、尋找工作差距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機會,要以此為新的起點,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運用新媒體手段和文化載體做好青年工作,以新的工作推動紀念建團9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