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人們普遍存在一種疑問,即為什麼只有一部分人會發生連覺現象。一些人用 問題。有研究者已經注意到,如果一個家族中有一人具有聯覺能力,那麼很可能會出現更多這樣的人。研究結果顯示,42%的聯覺者在家譜的同一等級種有一位親屬具有同樣能力。
科學研究指出,聯覺現象大多出現在教學較差的人身上,此外,左撇子、方向感較差以及有過預知經歷的人也通常會出現聯覺現象。也有人認為,聯覺你呢管理與一個人的創造力有關,許多著名的科學家和藝術家都具備聯覺能力。
聯覺現象對於人類認識和意識行為的研究,具有特殊意義。許多專家指出,使聲音和物體形狀之間建立聯系的能力可以成為語言和抽象思維發展的一粒種子。
7.下列關於“聯覺”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聯覺是一種人人都會產生的紊亂現象,它是大腦中最原始的邊緣系統和主管情緒的大腦區域造成的異常活動。
B。聯覺現象因大腦不同區域之間存在額外聯系而造成,聯覺者的大腦區域間存在廣泛的聯系,毗鄰區域間的互相溝通比正常人更加活躍。
C。利用磁共振進行的研究已經證實:擁有聯覺能力的人,除了看到數字和字母時,大腦中與形狀處理相關的皮層區域會被激活外,與顏色認知相關的V4區域也同時被激活。
D。聯覺是許多科學家和藝術家都有的能力,左撇子、方向感較差以及有過預知經歷者也通常會出現聯覺現象。
答案:B (A、第二段“都無法解釋為什麼只有一部分人擁有聯覺能力”排除A項; C、原文“利用磁共振進行的研究似乎可以證實”而不是“已經”證實;D、信息區域在倒數第二自然段,“許多科學家和藝術家都有的能力”原文並沒有提到。)
8.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A。聯覺作為一種感官混合現象可以表現為:聲音能夠“看”到,色彩能夠“觸摸”到,形狀能夠“嗅”到,等等。
B。顏色感覺極易產生聯覺,色調的濃淡往往使人產生遠近之感。“近山濃抹,遠樹輕描”的畫法,就是;利用這種心理效應。
C。聯覺現象只在一部分人中出現。研究結果顯示,聯覺者的同輩親屬中,有42%的人具備同樣能力。
D。聯覺現象的研究對探索人類認知和意識行為,找到比喻和預言能力的神經學基礎具有積極意義。
答案:C、(研究結果顯示,“42%的聯覺者在家譜的同一等級種有一位親屬具有同樣能力”,是42%的“聯覺者”而不是“親屬”。)
9.根據文意,下列詩文中,不含聯覺現象的一項是
A。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B。清香落在人的心靈上比秋雨還要陰冷。(牛漢《吊念一刻楓樹》)
C。歌臺暖向,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淒淒。(杜牧《阿房宮賦》)
D。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何?(呂本中《采桑子》)
答案:D(“月”只是意象,沒有通感。)
三、(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題。
徹裡,燕只吉臺氏。曾祖太赤,為馬步軍都元帥,從太祖定中原,以功封徐(今徐州)、邳(今江蘇省邳州)二州,因家於徐。徹裡幼孤,母蒲察氏教以讀書。
至元十八年,世祖召見,應對詳雅,悅之,俾常侍左右,民間事時有所諮訪。從征東北邊還,因言大軍所過,民不勝煩擾,寒餓且死,宜加賑給,帝從之,乃賜邊民谷帛牛馬有差,賴以存活者眾。二十三年,奉使江南,時行省理財方急,賣所在學田以價輸官。徹裡曰:“學田所以供祭禮、育人纔也,安可鬻?”遽止之。還朝以聞,帝嘉納焉。
民不勝其苦,自裁及死獄者以百數,中外騷動。廷臣顧忌,皆莫敢言。徹裡乃於帝前具陳桑哥奸貪誤國害民狀,辭語激烈。帝怒,謂其毀詆大臣,失禮體,命左右批其頰。徹裡辯愈力,且曰:“臣與桑哥無仇,所以力數其罪而不顧身者,正為國家計耳。苟畏聖怒而不復言,則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且使陛下有拒諫之名,臣竊懼焉。”於是帝大悟,即命帥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得珍寶如內藏之半。桑哥既誅,諸枉系者始得釋。復奉旨往江南,籍桑哥姻黨江浙省臣烏馬兒、蔑列、忻都、王濟,湖廣省臣要束木等,皆棄市,天下大快之。徹裡往來,凡四道徐,皆過門不入。
進拜御史中丞,俄昇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汀、漳劇盜歐狗久不平,遂引兵征之,號令嚴肅,所過秋毫無犯。有降者,則勞以酒食而慰遣之,曰:“吾意汝豈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今既來歸,即為平民,吾安忍罪汝。其返汝耕桑,安汝田裡,毋恐。”他柵②聞之,悉款附。未幾,歐狗為其黨縛致於軍,梟首以徇,脅從者不戮一人,汀、漳平。語文新高考(微博)博客
九年,以疾斃,年四十七。斃之日,家資不滿二百緡,人服其廉。
(選自《元史·徹裡》,有刪改)
【注】①學田:舊時辦學用的公田。②他柵:其他營寨。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民不勝煩擾,寒餓且死,宜加賑給 給:供給,施與
B。則勞以酒食而慰遣之 勞:煩勞
C。民不勝其苦 勝:能夠承受,禁得起
D。即命帥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 籍:登記,沒收
答案:B (慰勞)。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賣所在學田以價輸官 B。且使陛下有拒諫之名
樊噲側其盾以撞 不出,火且盡
C。得珍寶如內藏之半 D。其返汝耕桑
長幼之節,不可廢也 且行千裡,其誰不知
答案:C(A、第一個“以”,來,表目的;第二個“以”,連詞,表承接。B、第一個“且”,況且,表遞進。第二個“且”,將要。C、兩者都是結構助詞,“的”。D、兩個都是語氣詞,但第一個表委婉語氣,第二個表反詰語氣。)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能表現徹裡“愛護百姓”和“廉潔無私”的一組是
A。帝從之,乃賜邊民谷帛牛馬有差
所以力數其罪而不顧身者,正為國家計耳
B。號令嚴肅,所過秋毫無犯
具陳桑哥奸貪誤國害民狀,辭語激烈
C。則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
徹裡往來,凡四道徐,皆過門不入
D。今既來歸,即為平民,吾安忍罪汝
薨之日,家資不滿二百緡
答案:D(排除法,“廉潔無私”只能是D項)
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江西卷)
特別說明:由於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