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學生看著你的一言一行,你就是榜樣”
在雷夫心中,始終恪守一個准則——我是孩子的榜樣。無論在家裡,還是在學校,雷夫都很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他總是提醒自己:絕對不要忘了,孩子們一直看著你,他們以你為榜樣。別想糊弄小孩,他們很聰明,一定會識破的。你要求他們做到的事情,自己先要做到。雷夫從來不對自己的4個孩子大吼大叫,也從不抬高聲音說話,即使自己很生氣。在家的大部分時間,他都用來閱讀,因為他希望自己的孩子也熱愛讀書。在霍伯特小學,雷夫和氣待人、認真勤勉,因為他希望自己是學生們所認識的人中最和氣待人、最認真勤勉的那一個。
“我們不能靠教條來教學生,而應由我們的身體力行來教他們。”在雷夫看來,一天下來,老師有數千個可以樹立榜樣的機會,其中有些機會是特別難得的。“年輕時,我和那位不當處置學生書包的老師一樣,也會發怒、沮喪,只不過沒那麼極端罷了。我也曾扮演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專制暴君、獨裁者,現在看來,以那樣的角色教導孩子,到頭來只會白忙一場。”
“最近幾年,我領悟了很多。為孩子們打造一個堅固而友善的避風港,就等於給他們機會,讓他們成長為自信又快樂的人。”雷夫告訴記者,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贏得你的信任,有些孩子會背叛你對他們的信任。但是,如果我們想要孩子有好的表現,就必須用行動告訴他們:我們相信他們有優異表現的可能。在你所打造的美好環境裡,孩子們也將茁壯成長,展現出讓你和他們自己都驚奇的好表現。
雷夫說,他很喜歡坐落在洛杉磯中央的霍伯特小學,盡管學校裡很多孩子不知道怎樣說英語,那裡也常有一些罪行發生。但是,當孩子們走進第56號教室,看到他們用心地學歷史、學莎士比亞、學彈吉他,看到他們臉上掛著幸福而快樂的微笑,他的心裡就很滿足——“第56號教室變成了我的第二個家庭,我的學生變成了我的家人。而他們,也使得我走到了今天。”
“我對分數沒有興趣”
記者:您能獲得全美教學大獎,不是因為守規矩,而是因為打破常規。您如何看待打破常規這件事?
雷夫:其實,我沒有打破很多的常規,只是有點叛逆罷了。我只是做了學校想讓我做的事,然後自己又加了一點兒。加的內容是,每天上學的時間長一點兒。但學校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這也是他們不經常找我麻煩的原因。我不喜歡跟別人抗爭,這樣對學生沒有好處。
記者:您是否遇到過自己的想法跟學校管理相衝突的情況?
雷夫:有很多,印象最深的就是教閱讀。學校教閱讀一般都用政府發的教材,而我和學生們只是讀一些文學方面的經典。但當我的學生閱讀成績比其他學生的更好時,他們就不再找我麻煩了。
記者:您是否想過自己的一些做法可能遭遇失敗?
雷夫:當然。剛開始教學時,我教五年級和六年級。在美國,六年級讀完就要昇到另外一所學校。我覺得孩子昇學了就代表我的工作能力非常好,但當我聽說很多學生長大吸毒、搞幫派之後,我意識到我雖然讓這些學生在某些方面提高了很多,但在另一些方面卻下滑了很多。因為他們只是一兩年做得很好,這並不代表以後也做得好。怎麼纔能解決這個問題呢?我開了一個周六的課程,以前畢業的學生可以回來上課。他們不是為我而回來的,他們回來是因為他們喜歡與朋友在一起。這些學生不僅周六回來,夏季也常參加我的夏游活動,通過這個活動他們了解了關於人生更多的東西。
記者:在教育教學上,您走過彎路嗎?
雷夫:很多年輕老師都會犯同樣的錯誤。那時我自以為教的是最聰明、最好的學生,自己是最好的老師,但事實不是這樣的。聰明是好的,但更重要的是做一個好的人。我意識到,教師最重要的是教學生如何建立一個頑強的品格,而不是單純地教他們學知識,教人做人的老師纔算真正的好老師。
記者:您當了這麼多年教師,有沒有想過不當教師會是怎樣的情景?
雷夫:沒有。我對教書最有興趣。
記者:中國家長比較看重孩子的成績。如果老師讓學生放松的話,家長也許會持反對意見,您怎麼看待這種現象?
雷夫:我對分數沒有任何興趣,我最感興趣的是教孩子釣魚。如果為了考試而學習,一點意義都沒有,我一定要讓他們很早就認識到考試沒有用處。並不是說我不贊成考試,如果我教他們乘法,我會看他們到底有沒有弄懂。如果他們做得很差的話,說明我應該再教他們一遍。整個地球上的人都太重視考試了,我覺得學習成績並不那麼重要。我和妻子談戀愛時,我們也沒有看對方的成績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