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津雲"客戶端 |
||
平抑基金:有效緩解價格衝擊
“以前,廚師月薪1000元,現在漲到3000元還招不到人。”北京師范大學後勤集團餐飲服務中心鮑世傑說,除了原材料價格外,人工費用、能源費用等也是高校辦伙成本的大頭。對此,北京師范大學設立了食堂飯菜價格平抑基金,用於對物價上漲和人工費用上漲的補貼。與此同時,“水、電、氣的費用都由學校承擔,去年僅用於食堂改造,學校就投入了500萬元”。
在西南財經大學,學校把“學生基本伙食”定位為“保障性服務項目”,2010年投入200餘萬元引進肉類加工系統、米飯生產線等先進生產設備,實現了學生食堂加工標准化、流程一體化,在確保原材料加工質量的同時,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減少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支出。
目前,全國不少高校采取了加強管理、杜絕浪費、節能降耗、精簡人工等措施,與此同時,大學食堂的公益性受到重視。自《關於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學生食堂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設立學生食堂飯菜價格平抑基金”以來,這項措施已經落實到學生的餐桌上。
福建省高校按當年在校生數每生不低於100元的標准,設立了學生食堂伙食價格平抑基金,在學校財務部門單獨立賬,專款專用。省、市財政籌措3150萬元,按每生50元的標准,對建立平抑基金的高校實施一次性補助,作為平抑基金啟動費。
上海市建立了高校學生食堂運行監測體系,重點監測學生伙食價格以及食堂成本變動情況。去年7月,上海市教委要求上海高校後勤配貨管理中心緊急采購和儲備800餘噸凍豬肉,以低於當月市場批發價3000元/噸的幅度優惠供應高校學生食堂,差額部分由市教委予以補貼,累計撥付補貼專款250萬元。上海市教委還啟動對全市普通高校學生食堂的臨時成本補貼,補貼金額3500萬元,並要求各高校按照1:1同步配套補貼。
雲南省提出,當月CPI同比漲幅達到或超過臨界條件時,聯動機制啟動,對全省全日制普通本專科、高等職業學校、中專及中等職業學校按學生人數每人每月10元的標准,對學校食堂進行補貼。
北京市高校將從學費中計提5%,用於價格平抑基金。同時,北京市教委還出臺了《北京高校學生食堂成本核算指導標准》,要求高校食堂精打細算過日子。
